《命理探原》是民国年间的命理典籍。共八卷,袁树珊撰。全书前五卷为四时五行,星宿神煞,以及六亲、大运、流年等命学基本理论。

通观全书,丹徒刘恒瑞在跋语中曾提出这样的评介:“今读大著《杂说门》(指第五卷),多发前人所未发。如子时分别前后二日取用,合婚须培补男女用神等论,发明新理,信而有征,与鄙见实不谋而合,足坚余志。又起例论行运扣足年月日时,及六亲总论与评判大运,须运岁宫限合断吉凶诸说,皆为古人不传之秘。”比如子时分别前后二日取用,推命者如果不知这一原理,往往可使时间差讹一天。如若正好碰上立春,那么还将差讹年份,闹出笑话。书中,袁树珊这样举例说明道:“假如甲寅年正月初十日辛酉夜子时立春,其人是年正月初十日下午九点钟后,十一点前亥时生,即作癸丑年、乙丑月、辛酉日、己亥时推。如在初十日下午十一点钟后,十二点钟前夜子时生,即作甲寅年、丙寅月、辛酉日、庚子时推(用壬日起庚子时),所谓‘今日之夜,非今日之早也’。如在初十日下午十二点钟后,一点钟前子时正生,即作甲寅年、丙寅月、壬戌日、庚子时推,所谓‘今日之早,非昨日之晚也’。若夫推行运之零借,命宫之过气,尤当如此。”


节录部分内容如下:

为《润德堂存稿》,卷中排列笔者平时所批的30几个命例,目的是为了“便于初学”,有个借鉴。
第八卷分《星家十要》、《星命事实丛谈》两个部分。在《星家十要》中,作者仿效清代名医张璐玉《医家十戒》之例,开列“学问”、“常变”、“言语”、“敦品”、“廉洁”、“劝勉”、“警匡”、“治生”、“济贫”、“节义”等十要,目的不外崇尚当年司马季主对臣说忠,对子说孝的宗旨。其中对于“学问”、“廉洁”两条,更为重要。《星命事实丛谈》则采集古今名论,旁及诗文,作者的用意在于使学者不仅仅局限于星命的一隅之见,更重要的是要“明道救世”,这才是最根本的。


资料信息:

大小:133M


目录以及节选截图如下: